SNCR(选择性非催化还原)脱硝技术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烟气脱硝手段,因其投资成本较低、改造相对简单等优点,在中小型锅炉、工业窑炉、垃圾焚烧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然而,它也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。以下是其主要缺陷及相应的解决措施:
一、主要缺陷 1、脱硝效率较低且不稳定:
表现:SNCR的脱硝效率通常在20%-60%之间,远低于SCR(选择性催化还原)技术的80%以上甚至90%。效率受温度、氨氮摩尔比(NSR)、烟气组分、混合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,波动较大,难以稳定达到很高的脱硝要求(例如<50mg/Nm³)。
原因:化学反应发生在特定的温度窗口(通常为850-1100°C),且无催化剂加速反应。温度稍有偏离或混合不佳,效率就急剧下降。
2、温度窗口狭窄且依赖性强:
表现:最佳反应温度范围窄(视还原剂类型,氨水约850-1100°C,尿素略低)。炉膛温度分布不均匀或负荷变化导致温度波动时,喷入点很难始终处于最佳窗口内。
原因:温度过高会导致氨气氧化成NOx(逆反应),温度过低则反应速率太慢,还原剂分解不完全。
3、氨逃逸问题:
表现:为了保证一定的脱硝效率,往往需要过量喷入还原剂(氨水或尿素溶液)。过量部分未参与反应或反应不完全的还原剂(主要是氨气NH₃)会随烟气排放,造成氨逃逸。
危害:
污染环境,形成铵盐气溶胶(PM2.5)。
腐蚀下游设备(空预器、除尘器、烟囱等)。
与SO₃反应生成硫酸氢铵(ABS),在空预器低温段沉积,造成堵塞和严重腐蚀。
影响副产物(如石膏)品质。
4、还原剂与烟气的混合问题:
表现:还原剂(液态或气态)需要与含有NOx的烟气在极短的反应时间内(毫秒级)充分、均匀地混合,才能有效反应。大型炉膛或复杂流场中混合困难。
原因:反应发生在炉膛内,空间大、流场复杂多变,喷入的还原剂难以在最佳温度窗口内与所有烟气中的NOx充分接触。
二、解决措施
1、提高脱硝效率与稳定性:
精确温度场测量与喷点优化:
采用多点、多截面温度实时监测(如声波测温、红外测温、热电偶阵列)。
利用CFD(计算流体动力学)数值模拟精确计算炉内温度场、流场和组分场,优化还原剂喷射系统的位置、角度和层数,确保覆盖最佳温度窗口。
实施多级喷射(在炉膛高度方向布置多层喷嘴),适应不同负荷下的温度变化。
优化还原剂喷射系统:
使用高效雾化喷枪(如双流体、旋转雾化),确保液滴粒径细小均匀,提高蒸发速度和混合效率。
采用可调节喷枪(角度、流量可调)或分区、分组控制,根据实时工况调整喷射策略。
2、控制氨逃逸:
精确计量与喷氨控制:严格根据入口NOx浓度和目标效率计算所需氨量(控制NSR在合理范围,避免过量),并实时根据反馈调整。
高效混合技术:
优化喷枪布置和喷射参数(速度、角度),利用烟气湍流促进混合。
在喷射区域下游设置静态混合器(需考虑高温和磨损)或利用炉膛结构(如折焰角、屏式受热面)促进扰动混合。
氨逃逸在线监测:安装可靠的氨逃逸在线分析仪(如激光光谱法),作为控制的关键反馈信号。
定期检查与维护:确保喷枪雾化效果良好,无堵塞、磨损或变形。
3、系统集成与升级:
SNCR/SCR混合技术:在SNCR系统下游增加一个简化的SCR反应器(如紧凑型、低温催化剂)。SNCR承担主要脱硝负荷,少量氨逃逸和残余NOx由SCR进一步脱除。这是目前解决SNCR效率低和氨逃逸问题最有效且经济性较好的方案之一,可显著提高整体脱硝效率(>70%)并严格控制氨逃逸。
升级为SCR:对于需要满足更严格排放标准(如超低排放)或原有SNCR难以达标的情况,最终可能需考虑改造为全尺寸SCR系统。
SNCR技术的核心缺陷在于其效率天花板较低、对温度窗口和混合条件高度敏感、氨逃逸控制困难。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依靠精细化设计(CFD模拟指导)、智能化控制(基于实时数据反馈)、高性能喷射设备以及考虑与SCR技术结合(混合技术)。
在选择和应用SNCR时,必须充分评估实际炉型、燃料特性、运行工况和排放要求。对于要求中等脱硝效率(40-60%)、投资预算有限、场地受限或作为过渡方案的场景,优化后的SNCR仍有其价值。但对于追求高脱硝效率(>70%)和超低排放(NOx<50mg/Nm³)的项目,单独SNCR通常力不从心,SNCR/SCR混合技术或纯SCR技术是更可靠的选择。
|